•
评估密封性能:检验产品外壳的密封有效性。 •
探测呼吸效应:检验温度变化导致产品内部“呼吸”从而吸入潮气的影响。 •
暴露潜在缺陷:如裂缝、封装瑕疵、材料兼容性问题等。 •
评估腐蚀风险:评估已侵入的潮湿对内部元件的潜在影响。
1.
侵入 (Penetration):首先利用高温高湿(湿热) 条件,让潮气尽可能多地渗透或吸入到产品的潜在缺陷区域(如微小的裂缝、密封不严处)。 2.
激励 (Stimulation):然后施加一种极端的机械或气候应力(如低温、温度冲击或振动),来“激励”或“激活”这些缺陷。这个应力会使已侵入的潮气产生物理或化学作用(如结冰膨胀、加速腐蚀),或者使缺陷扩大变得可检测。 3.
检测 (Detection):最后进行测量或功能检测,判断初始的“侵入”和后续的“激励”是否导致了性能退化或失效。

•
低温温度:可选 -10°C, -25°C, -40°C, -65°C 等。 •
湿热循环次数:可选择 1, 2 次循环(Z/AD)或 5, 10, 55, 110 次循环(Z/ABD)。 •
这些选择决定了试验的总体严酷程度。
•
汽车电子:用于检验传感器、控制器等部件在经历涉水、高湿环境后又在寒冷冬季使用时可能出现的故障。 •
消费电子:测试手机、智能手表等设备的防水密封性能。 •
工业设备:验证在恶劣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控制器、测量仪器的可靠性。 •
军用设备:作为高可靠性要求的筛选手段。
•
更高的测试效率:比随机组合试验更能快速有效地暴露缺陷。 •
更好的故障覆盖:能发现单一环境试验无法发现的故障模式。 •
支持设计改进:为改进产品密封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提供直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