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PCB)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载体,若用于户外或严苛工业环境(如基站、车载、光伏逆变器),需承受紫外线、温湿度循环、盐雾、污染物等多重环境应力。耐候性不足会导致阻焊层黄变、铜箔氧化、绝缘电阻下降、焊点开裂等问题,最终引发功能失效。PCB耐候性测试旨在模拟长期户外暴露效应,验证其可靠性。
测试标准与依据
主要参考标准:
IPC-TM-650 2.6.3(耐湿热与绝缘电阻)
IEC 60068-2系列(环境试验)
UL 796(PCB安全标准)
JESD22-A101(稳态温湿度偏压测试)
测试项目与方法
1. 高温高湿偏压测试(THB)
条件:85℃ / 85% RH,施加工作电压
时间:500–1000 小时
监测:绝缘电阻(IR)是否 ≥ 10⁹ Ω,有无电化学迁移(CAF)
2. 温湿度循环测试(TCT)
循环曲线:-40℃ ↔ +125℃,每循环30分钟
循环次数:500–1000 次
检查:焊盘剥离、微裂纹、阻焊层开裂
3. 紫外老化测试
光源:UVA-340 灯管(模拟295–365nm紫外线)
辐照度:0.76 W/m²@340nm
时间:500–1000 小时
评估:阻焊层变色、光泽度损失、附着力下降
4. 盐雾测试(针对金属化孔与裸铜)
NSS测试:48–96 小时
检查:孔壁腐蚀、表面铜氧化
材料与工艺影响
基材选择:FR-4常规板耐候性有限;户外应用推荐高Tg、低吸水率材料(如IT-180A、Rogers RO4000)
阻焊油墨:需选用抗UV型(如Taiyo PSR-4000 AZ 系列)
表面处理:ENIG、OSP 在湿热下易退化;沉银/沉锡需严格控厚
结论
PCB耐候性测试是保障户外电子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必要环节。未来随着5G基站、新能源、智能交通等户外电子系统爆发,高可靠性PCB的耐候设计与验证将成为行业竞争关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