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微软与Carbon Direct联合发布了《高质量碳移除标准(2025版)》,为全球碳移除(CDR)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全面框架。该标准不仅回应了气候变化应对的迫切需求,更旨在推动CDR市场的规范化与规模化,以助力实现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C以内的目标。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 WGIII)已明确指出,为限制持续升温不超过1.5°C,全球在2100年前需移除100-1000Gt二氧化碳(CO₂),到本世纪中叶,大规模CDR项目需实现每年移除5-10Gt CO₂的目标。这凸显出CDR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关键地位,也使得制定统一、高质量的CDR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微软自身在CDR领域的实践也体现了这一趋势:2021年其首份CDR投资组合为130万吨,2022-2023年签约采购超650万吨,2024财年更是签约超过2200万吨高质量CDR,且项目申请量呈显著增长态势,2024和2025财年各收到超200份申请,较项目初期增长90%。
该标准确立了高质量CDR项目的六大核心原则,涵盖社会、环境、技术等多个层面,为项目开发与评估提供了指南。具体包括:
项目必须避免对社区造成新的伤害,保障当地社区(尤其是弱势群体和原住民)的参与权与利益分配权,确保工人获得合理薪酬与安全保障。例如,需遵守社区咨询协议(如自由、事先和知情同意),禁止因项目导致社区物理或经济活动。
需最小化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避免使用被美欧禁用的工业化学品和农药(除非有全面风险管理计划),同时应积极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净化空气、水源或恢复栖息地。
项目需证明其碳移除效果是“额外”的,即若非该项目则不会发生,同时需建立科学的基准线(如动态基准线,通过与对照区域对比评估)。
项目必须制定长期MRV计划,采用同行评审的测量方法,进行全生命周期评估(LCA),并保守处理不确定性,避免高估碳移除量。
需明确碳储存的持续时间,评估并监控碳释放风险(如自然干扰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反转),确定责任方及补救措施。
需避免项目引发的间接碳排放(如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排放),量化并报告泄漏情况,采取措施预防。
标准还针对多种具体CDR方法制定了详细标准,包括造林与再造林、红树林恢复、森林管理优化、土壤碳、增强岩石风化、生物质碳移除与储存、非生物海洋碳移除、碳矿化、直接空气捕获(DAC)等。
2025版新增了非生物海洋碳移除的标准,以应对这一新兴技术的规模化潜力与测量挑战,要求项目需评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长期监测计划以确保碳储存的耐久。
以红树林造林为例,标准要求项目需优先选择能保护社区免受风暴潮侵袭、防止海岸侵蚀的区域,优先采用自然再生方式,避免种植单一物种,同时需考虑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持久性的影响。而对于直接空气捕获(DAC),则要求项目全生命周期实现碳负,使用低排放能源,确保CO₂储存安全,并避免对社区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秉承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客户为中心,高效统筹安排测试计划,竭力缩短测试时间的周期,为客户提供快捷、公正的第三方咨询检测等服务。服务区域遍布广东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清远、惠州、茂名、揭阳、梅州、江门、肇庆、汕头、潮州、河源、韶关及全国各地如您有相关产品需要咨询,欢迎您直接来电咨询我司工作人员,获得详细的费用报价与周期方案等信息,深圳讯科期待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