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加速寿命试验(Accelerated Life Test, ALT)是通过施加高于正常使用条件的应力(如温度、电压、湿度等),加速产品失效过程,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评估其在正常使用环境下的寿命和可靠性。以下是其具体实施步骤,结合行业通用流程及标准要求(如 IEC 62506 等)进行详细说明:
目标:明确试验目的(如评估寿命、验证设计、筛选缺陷、建立可靠性模型等)。
对象:确定受试产品类型(如电子元件、机械部件、整机等),并明确其规格、批次及应用场景。
关键点:需结合产品使用场景,例如高温环境下的户外设备,需重点考虑温度应力;潮湿环境下的设备则关注湿度应力。
通过前期可靠性研究(如 FMEA 分析)或历史数据,确定产品主要失效机理(如热疲劳、电迁移、腐蚀等)。
示例:电解电容的失效机理通常与温度导致的电解液干涸相关,因此优先选择温度作为加速应力。
标准参考:IEC 62506 中强调需基于失效机理选择应力类型,避免因应力类型不当导致失效模式偏离实际。
常见应力类型:
温度应力:适用于热相关失效(如高温老化试验),通过阿伦尼斯模型(Arrhenius Model)计算加速因子。
电应力:提高电压或电流,适用于电子元器件(如高压加速寿命试验 HALT)。
湿度应力:高温高湿环境(如湿热试验),用于评估防潮性能。
机械应力:振动、冲击等,适用于机械结构件。
应力水平确定:
样本筛选:从批次中随机抽取样本,避免因样本偏差导致结果失真。
分组设计:将样本分为不同应力组(如高温组、常温对照组),每组样本量≥10 个(根据统计需求调整)。
预处理:对样本进行初始性能测试,记录基线数据(如电阻值、电容容量等)。
整理失效时间(t1, t2, ..., tn)、失效模式(如短路、开路、性能退化等)及对应应力水平。
示例:某电容在 130℃下的失效时间为 500h、600h、700h,失效模式为容量下降超 30%。
应力合理性:避免应力过高导致失效机理改变(如温度过高可能使塑料外壳融化,而非元件本身热疲劳失效)。
样本代表性:确保受试样本能反映批量产品的质量水平,避免因样本筛选偏差导致结果失真。
数据完整性:严格记录所有失效数据,包括截尾数据(未失效样本的试验时间),避免因数据缺失影响分析准确性。
标准合规性:若涉及行业标准(如汽车电子需遵循 AEC-Q100),需确保试验方法符合对应标准要求。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地开展加速寿命试验,为产品可靠性评估、寿命预测及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实际应用中需结合产品特性与使用场景,灵活调整试验方案,并借助统计工具与失效分析技术提升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