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GB/T 36693 - 2018土方机械液压挖掘机 可靠性试验方法、失效分类及评定》
一、标准整体架构与核心要点《GB/T 36693 - 2018》是针对液压挖掘机可靠性相关内容制定的国家标准,旨在统一规范液压挖掘机在可靠性试验、失效分类与评定方面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与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标准围绕液压挖掘机可靠性,涵盖术语定义、试验方法、失效分类评定等关键板块,各部分紧密关联,为产品质量把控、市场监管及用户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精准界定可靠性评估基础概念
1.失效概念体系:失效是整机或零部件无法完成规定功能或性能指标恶化的现象,但不包含一定时间内的易损件更换。固有缺陷失效源于产品设计、制造环节的错误,如结构强度不足导致的断裂;从属失效由其他产品失效引发,像发动机连杆螺栓断裂致使一系列零件损坏;误用失效则因操作、维修、贮存不当造成,如未按规定加油导致发动机故障。这些概念明确了失效的不同成因,为后续分析故障根源提供依据。
2.可靠性关键指标定义:工作可用度体现产品在规定试验时间内实际可运行时间的占比,以百分比呈现,直观反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可用程度;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通过机器总作业时间与当量失效数的比值计算得出,衡量产品在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运行时长,数值越高表示产品可靠性越高;平均修复时间(MTTR)是修复性维修总时间与修复次数的比值,用于评估修复产品故障所需的平均时间,反映产品的可维修性。
3.失效严重程度分级定义:根据失效对整机功能、危害程度、维修难度和成本等因素,将失效分为致命失效、主要失效、一般失效和轻微失效。致命失效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如发动机损坏、车架断裂等;主要失效会使挖掘机主要功能丧失或重要性能指标恶化,需长时间停机维修,像主要液压元件损坏;一般失效影响工作效率,可在8小时内修复,如发动机启动困难、漏水漏油等;轻微失效对整机性能影响轻微,能在1小时内或日常保养时排除,如转向灯不亮、螺栓松动等。这种分级有助于快速判断失效影响程度,合理安排维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