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材料机械性能拉伸测试的详细说明,涵盖测试标准、步骤、设备要求及关键注意事项,帮助您系统掌握该测试方法:
一、测试目的
评估塑料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
拉伸强度(最大承受应力)
弹性模量(材料刚性)
断裂伸长率(延展性)
屈服强度(开始塑性变形的应力)
二、适用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
GB/T 1040.1-2025《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2-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测试条件》
GB/T 1040.3-2006《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测试条件》
国际标准(ISO)
ISO 527-1:2019《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ISO 527-2:2011《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测试条件》
美国标准(ASTM)
ASTM D638-23《塑料拉伸性能标准测试方法》
药典标准
《中国药典》2025年版4005《塑料拉伸性能测定法》(适用于医药包装材料)
三、测试设备与要求
拉伸试验机
精度要求:测力精度±0.5%FS,位移精度±0.1%。
速度范围:0.001–500 mm/min(可调)。
夹具:气动平行夹具(防止试样滑脱),适用于不同厚度材料(如哑铃型试样)。
伸长计(弹性模量测试专用)
精度:标距内变形量测量误差≤±1 μm(50 mm标距)。
环境控制
温度:23±2℃(热塑性塑料)、25±5℃(热固性塑料)。
湿度:50±5% RH(需恒温恒湿箱)。
四、试样制备与要求
试样类型
硬质材料(如PP、PC):用II型试样(厚度4–10 mm)。
薄膜材料(厚度≤2 mm):用III型或IV型试样。
哑铃型试样(I型、II型、III型):适用于板材、薄膜。
长条形试样(IV型):宽度10–25 mm,标距≥50 mm。
特殊要求:
试样尺寸
类型 厚度范围 标距长度 宽度 I型 2–4 mm 50 mm 6 mm II型 4–10 mm 75 mm 10 mm III型 ≤2 mm 25 mm 6 mm 制备要点
表面无气泡、裂纹、杂质。
每组试样≥5个(药典要求≥5个,橡胶材料取中位值)。
预处理:按标准在恒温恒湿环境中放置4–16小时(根据厚度)。
五、测试步骤
设备校准
校准拉伸试验机的载荷传感器和伸长计。
检查夹具磨损情况,确保夹持面平整。
试样安装
将试样夹持于上下夹具中,确保纵轴与拉伸方向一致。
夹持力适中,避免试样滑脱或夹口处断裂。
参数设置
弹性模量测量:1–5 mm/min(ISO 527-2)。
拉伸强度测试:
硬质材料:1–5 mm/min(如PP、PC)。
软质材料:50–500 mm/min(如PE、PVC)。
试验速度:
标距设置:50 mm(常规),25 mm(薄膜)。
开始测试
预加载至试样初始张力(约5%破坏载荷)。
匀速加载至试样断裂,记录力值与伸长量。
若试样在非标距区断裂,需补测。
数据记录
拉伸强度(MPa):最大力除以原始横截面积。
弹性模量(MPa):应力-应变曲线线性段斜率。
断裂伸长率(%):断裂时标距增量与初始标距比值。
应力-应变曲线:自动绘制并保存。
关键参数:
六、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计算公式
拉伸强度:
(:最大力,:原始横截面积)
弹性模量:
(:弹性段应力差,:应变差)
结果判定
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塑料)或中位值(橡胶)。
数据有效性:剔除因夹持不当或试样缺陷导致的异常值。
七、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
试样断裂位置
若试样在夹具附近断裂,需检查夹具适配性或重新制样。
环境控制
温湿度波动会导致材料吸湿或热胀冷缩,影响结果。
标准差异
不同标准(如GB/T 1040与ASTM D638)对试样类型、速度要求有差异,需按适用标准执行。
设备维护
定期校准传感器和夹具,避免设备老化导致数据偏差。
八、应用场景与案例
食品包装
评估PE薄膜的拉伸强度(≥15 MPa)和断裂伸长率(≥100%)。
医药包装
按《中国药典》4005要求,测试PVC/PVDC复合膜的拉伸性能,确保密封性。
工业包装
对比不同厚度PP注塑件的弹性模量(如2 GPa vs. 2.5 GPa)
通过以上步骤和标准,企业可系统评估塑料包装材料的力学性能,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市场法规。建议根据材料类型和用途选择适用标准,并通过专业机构验证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