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检测主要是针对助听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的测试,与验配前的听力检查(针对用户听力状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知识库信息,助听器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电声性能检测(核心项目)
频率响应测试:测量助听器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放大能力
最大输出测试:确定助听器可提供的最大音量水平,防止过高音量导致听力损伤
谐波失真测试:评估放大声音时产生的声音失真程度
信号噪声比测试:测量助听器放大清晰信号与背景噪声的比例
助听器增益测试:测量助听器对声音的放大程度
总谐波失真(THD)测试:评估声音失真程度
二、安全性与环境适应性检测
抗电磁干扰测试:检测助听器在强电磁场环境下能否正常工作
耐温测试:测试助听器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稳定性
耐湿测试:检验助听器在高湿度环境中的运行能力
耐跌落测试:检测助听器结构的坚固性和耐用性
耐压测试:测定助听器承受压力后的工作能力
耐磨损测试:评估助听器日常使用中对摩擦和划伤的抵抗能力
三、功能验证检测
方向性麦克风性能测试
降噪算法有效性测试
无线连接稳定性测试
电池寿命测试:检测助听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续航时间
四、临床适配检测
真耳耦合腔差(RECD)测试:验证助听器实际佩戴效果
言语度指数(SII)验证:测量语音清晰度
五、其他检测项目
外观检查:检查助听器外表是否有瑕疵或损伤
功能测试:检验助听器所有功能是否正常运作
耳垫舒适度测试:验证耳垫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
助听器延迟测试:评估声音从输入到输出的时间延迟
耐汗测试:确认助听器抵抗人体出汗影响的能力
兼容性测试:检测助听器与其他听力辅助设备的兼容性
检测依据的标准
助听器检测需遵循相关执行标准,包括:
MZ/T 067-2016《骨传导助听器》
GB/T 14199-2010《电声学 助听器通用规范》
GB/T 25102.1-2010《电声学 助听器 第1部分:具有感应拾音线圈输入的助听器》
GB/T 25102.2-2010《电声学 助听器 第2部分:具有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助听器》
需要注意的是,正规的助听器检测应由具备CMA/CNAS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报告需盖有CMA印章才具有法律效力。在办理检测时,应根据助听器的用途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不必全部检测。
下一篇: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