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目的
•
材料筛选与认证:为在含HF环境中使用的设备(如管道、阀门、反应器)选择合适的材料。 •
质量控制和来料检验: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规定的耐腐蚀标准。 •
工艺研究:评估不同工艺条件(如温度、浓度、杂质存在)对材料腐蚀速率的影响。 •
失效分析:分析设备失效原因,确定是否为HF腐蚀所致。
2. 常用试验标准
•
ASTM G1: 标准实践-制备、清洁和评估腐蚀试样的标准实践(通用性指导)。 •
ASTM G31: 标准指南-实验室浸没腐蚀试验。 •
ASTM A923: 检测双相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中有害金属间相的标准试验方法(其中部分方法涉及腐蚀性介质,可用于评估对HF的敏感性)。 •
NACE TM-01-69: 实验室腐蚀测试的通用标准(来自腐蚀工程师协会)。 •
各公司内部标准:许多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如杜邦、壳牌)会根据自己的特定工艺条件制定更严格或更具体的内部测试标准。
3. 试验方法概述
静态浸泡试验
•
原理:将预先制备和称重的金属试样( coupon )完全浸泡在特定浓度和温度的HF溶液(通常是水溶液或与其他酸如H₂SO₄的混合酸)中,持续一段时间。 •
过程: 1.
试样准备:将材料切割成标准尺寸,打磨抛光至特定表面光洁度,清洗、脱脂、干燥并精确称重。 2.
配置溶液:在聚四氟乙烯(PTFE)或其它耐HF的容器中配置所需浓度的HF溶液。(警告: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 3.
浸泡:将试样悬挂并完全浸入溶液中。通常使用PTFE或聚丙烯材质的夹具和容器。试验会设置多个平行样本以提高数据可靠性。 4.
控制条件:将容器置于恒温水浴或烘箱中,以维持稳定的试验温度。 5.
暴露时间:根据材料的预期腐蚀速率,暴露时间可从几小时到几百小时不等。 6.
取出与清洗:到达预定时间后,取出试样,用水和/或特定溶剂(如丙酮)仔细清洗,去除腐蚀产物。(注意:腐蚀产物可能含有有毒的氟化物,需妥善处理) 7.
称重与评估:干燥后再次精确称重。计算质量损失,进而计算平均腐蚀速率(通常以毫米/年, mm/a 或 密耳/年, mpy 为单位)。 8.
进一步分析:使用显微镜(金相显微镜、SEM)观察表面形貌和点蚀情况,使用EDS分析腐蚀产物成分。
动态环路试验
4. 关键影响因素
•
HF浓度:浓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非常复杂,并非线性关系。例如,对于碳钢,在中等浓度(~60-90%)时腐蚀速率最高,而在无水或极高浓度下反而较低(因表面形成保护性氟化铁膜)。 •
温度:温度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腐蚀速率通常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级增长(遵循阿伦尼乌斯公式)。 •
杂质和氧化剂:溶液中是否存在氧气、水、硫酸、硝酸等杂质会显著改变腐蚀机理和速率。例如,痕量的水可以极大地加速某些材料的腐蚀。 •
材料成分与微观结构:合金元素(如Ni, Cr, Mo, Cu)的含量和分布至关重要。例如,蒙乃尔(Monel, Ni-Cu合金)和高镍合金(如Hastelloy C-276)通常表现出较好的耐HF腐蚀性能。不锈钢则容易遭受严重的点蚀和应力腐蚀开裂。
5. 安全须知(再次强调!)
•
通风:必须在强制通风的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
个人防护装备(PPE):必须穿戴防化服、氟橡胶手套、护目镜和面罩。实验室应常备六氟灵(Hexafluorine)或葡萄糖酸钙凝胶作为HF灼伤的应急处理药剂。 •
应急措施:确保紧急冲淋装置和洗眼器功能正常,且所有操作人员都熟知HF泄漏和接触的应急预案。 •
废弃物处理:废液和腐蚀产物必须作为危险化学废弃物,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6. 结果解读与应用
•
一般可接受标准(根据行业和应用有所不同): •
< 0.05 mm/a: 优异(Excellent) •
0.05 - 0.5 mm/a: 良好(Good) •
0.5 - 1.0 mm/a: 差(Fair, 可能适用于可更换的部件) •
1.0 mm/a: 不可接受(Unacceptable) •
除了均匀腐蚀速率,还必须关注局部腐蚀,如点蚀、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SCC),这些往往是导致设备突然失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