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汽车电子耐候性试验解析:保障车载电子设备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的关键流程
文章正文
一、试验目的与重要性
1.
验证环境适应性:评估设备在极端温度、湿度、温度变化等条件下的工作稳定性与功能保持性。 2.
识别潜在缺陷:提前暴露原材料、设计、工艺和组装中存在的薄弱点,为设计改进提供依据。 3.
评估寿命与可靠性:通过加速老化测试,预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失效率,满足车企的高标准质量要求。 4.
满足标准认证:通过测试是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及主机厂(OEM)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必要前提。
二、主要试验项目与常用标准
•
高温运行/贮存试验:考核设备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存储能力。 •
常用标准:ISO 16750-4, IEC 60068-2-2 •
典型条件:例如 85°C ±2°C、105°C ±2°C 或更高,持续数百小时。 •
低温运行/贮存试验:考核设备在低温环境下的启动、工作/存储能力。 •
常用标准:ISO 16750-4, IEC 60068-2-1 •
典型条件:例如 -40°C ±2°C,持续数十小时。 •
温度循环试验:通过高低温的快速交替变化,考核产品因热胀冷缩引起的机械应力、疲劳和性能劣化。 •
常用标准:ISO 16750-4, IEC 60068-2-14 •
典型条件:例如 -40°C → 85°C,循环数百次。 •
温度冲击试验:比温度循环更为严酷,考核产品承受极高温度和极低温度的瞬时转换能力。 •
常用标准:IEC 60068-2-14 •
典型条件:例如 -40°C ⇄ 125°C,转换时间小于1分钟,循环数十次。
•
稳态湿热试验:考核设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存放的耐劣化能力,以及绝缘性能。 •
常用标准:IEC 60068-2-78 •
典型条件:例如 40°C, 93% RH,持续数百小时。 •
交变湿热试验:在温度和高低湿度之间循环变化,更真实地模拟自然环境,并加速产生“呼吸效应”导致的冷凝水侵入。 •
常用标准:IEC 60068-2-30 •
典型条件:例如 25°C ~ 55°C,湿度循环,持续数十个循环。
•
高度模拟(低气压)试验:模拟高海拔地区的低气压条件,考核设备的散热性能及密封件的耐压能力。 •
常用标准:ISO 16750-4, IEC 60068-2-13 •
防尘防水试验(IP 等级):考核设备外壳的密封性能,防止灰尘和水侵入造成短路或失效。 •
常用标准:ISO 20653, IEC 60529
•
耐化学试剂试验:考核设备接触燃油、机油、清洁剂、防冻液等常见汽车液体后的性能与外观变化。 •
常用标准:各主机厂自有标准(如PV 1303, GMW 3286)。
三、试验流程与结果评估
1.
初始检测:对样品进行外观、电气和功能性能检测,记录初始数据。 2.
预处理:根据需要,对样品进行清洁等预处理。 3.
上机测试:将样品置于环境试验箱中,按既定程序进行测试。 4.
中间检测:在测试过程中或特定阶段后,检查样品功能是否正常。 5.
恢复:测试结束后,让样品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恢复稳定。 6.
最终检测:全面检测样品的外观、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并与初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
功能性能:是否满足技术规格书要求。 •
外观:有无变形、开裂、变色、锈蚀等现象。 •
机械性能:结构件是否完好,连接是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