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该法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中,首次将“儿童安全座椅”写入全国性立法,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了“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的内容是儿童安全座椅写入全国性立法的关键第一步。对于提升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甚至社会大众的安全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也彰显了国家对儿童乘车安全问题的重视,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各地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关于儿童乘车安全和儿童道路安全的规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儿童安全座椅立法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状况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有13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在导致人类死亡的众多因素中位列第8位。然而,对于5-2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道路交通事故是第一大致死因素。
另外,据2015年统计显示全球每年有18.63万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其中超过1/3死于乘车过程中。研究表明,正确使用包括儿童安全座椅在内的儿童约束系统是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最有效手段。乘车中儿童约束系统的使用可以将儿童乘员的死亡率至少降低60%。而且,儿童年龄越小,使用儿童约束系统的好处也越大,尤其是对4岁以下儿童。对于8-12岁儿童,使用儿童增高坐垫造成伤害的概率比单纯使用安全带低19%。另外根据《中国儿童交道路通安全蓝皮书2018》数据显示,发生车祸时,汽车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情况下儿童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后者的3倍。
我国目前有2.7亿儿童,2017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就达到2.17 亿辆,仅2017年一年就有2954名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13938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6]然而,《中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2015》显示,我国仅10%的儿童乘车时使用安全座椅,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数字超过90%。这一比例近几年来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距离发达国际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作为汽车和儿童安全座椅的产销大国,国内的儿童安全座椅普及率之所以低,除了家长们安全意识滞后,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知和使用存在误区外,也与我国在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上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法律规范有关。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强制性法律及其有效落实能够极大提高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研究报告中都建议,各国应制定法律,要求在使用车辆运载儿童时使用约束系统系统,妥善保护儿童并让儿童坐在适当位置 (前向座椅和后向座椅),并要求约束系统应考虑儿童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如您有相关产品需要咨询,欢迎您直接来电4000-1998-38咨询我司工作人员,获得详细的费用报价与周期等信息。
下一篇:熨烫台CE认证检测机构
- 为电器附件行业提前“充电”!广东开展电器附件新国标宣贯
- 摩尔多瓦推进欧盟一体化 简化CE认证产品市场准入
- 日本GHS标准修订:化学品分类及SDS、标签要求更新,出口企业必看
- WTO通报欧盟化妆品法规修订提案:简化立法,减少监管负担
- 英国UK REACH法规重大调整:注册截止期或将延后,企业如何应对?
- 欧盟委员会评估废弃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 AS/NZS CISPR 15:2025点亮澳新市场,照明EMC测试迎来新变化
- 《本质安全型企业评价准则》等五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推动安全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 碳弧灯老化试验与氙灯老化试验在光谱特性和测试结果相关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 土耳其关于某些含有动物来源部件的消费品新的标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