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380-2008 是中国关于“电线电缆成束燃烧测试”方法的国家推荐性标准。它等同于采用国际标准 IEC 60332-3 系列,用于评估电线电缆在垂直成束状态下抵抗火焰蔓延的能力。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详解:
一、 标准目的与适用范围
目的:评价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在特定条件下抑制火焰蔓延的能力。这是一种比单根线缆燃烧测试更为严苛的试验,主要用于评估在桥架、竖井等密集敷设场合下电缆的阻燃性能。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和光缆(包括有保护层的无金属光缆),用于对电缆的阻燃等级进行划分和认证。
二、 核心测试原理
将一定长度的电缆样品成束地安装在垂直的梯形或钢制箱体试验装置内,使用特定功率的喷灯在底部供火一定时间。试验结束后,通过测量电缆被烧焦的距离(炭化高度)来评定其阻燃性能。
三、 关键测试等级分类
GB/T 18380 标准根据电缆的用途、外径和阻燃性能要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对应不同的测试条件(主要是供火时间和燃料消耗量):
1.GB/T 18380.31 (A F/R类):(注:A F/R类通常指A类阻燃,具有耐火/耐火冲击能力,但具体耐火性能需参考其他标准如GB/T 19216)
A类: 最严酷的试验。试样非金属体积最大为 7 L/m。使用强制通风的梯形支架。供火时间40分钟。要求炭化高度不超过距喷灯上沿2.5米。B类: 试样非金属体积最大为 3.5 L/m。使用梯形支架。供火时间40分钟。要求炭化高度不超过2.5米。
C类: 试样非金属体积最大为 1.5 L/m。使用梯形支架。供火时间20分钟。要求炭化高度不超过2.5米。
D类: 试样非金属体积最大为 0.5 L/m。使用钢制箱体。供火时间20分钟。要求炭化高度不超过2.5米。
2.GB/T 18380.32 (A类):
这是对A类测试的更详细规定,与上述18380.31中的A类测试条件基本一致。
3.GB/T 18380.33 (B类):
与上述18380.31中的B类测试条件基本一致。
4.GB/T 18380.34 (C类):
与上述18380.31中的C类测试条件基本一致。
5.GB/T 18380.35 (D类):
与上述18380.31中的D类测试条件基本一致。
简单来说,A类阻燃要求最高,依次是B类、C类,D类要求最低。
四、 主要测试装置
1.燃烧室:一个内部尺寸为宽1000mm × 深2000mm × 高4000mm的密闭试验箱,顶部有排烟口。
2.梯形试验装置:一个由不锈钢制成的梯形支架,用于固定A、B、C类电缆试样。
3.钢制箱体试验装置:一个特定尺寸的钢制箱体,用于固定D类小规格电缆试样。
4.喷灯系统:包括特定尺寸的带型喷灯,使用甲烷或丙烷等燃气,并配有精确的流量控制系统。
5.空气源:为燃烧提供稳定的空气流。
五、 测试步骤简介
1.样品制备:根据目标阻燃等级(A/B/C/D类)计算并截取规定数量和长度的电缆样品。
2.样品安装:将电缆样品紧密地捆扎在梯形或钢制箱体支架上,并垂直安装在燃烧室内。
3.引燃:调整喷灯火焰和空气流量至标准要求,在试样底部中心规定位置进行供火。
4.供火:持续供火规定的时间(如A类40分钟,C类20分钟)。
5.冷却与检查:停止供火,待试样冷却后,取出并测量电缆炭化的最大高度。
六、 结果判定(合格准则)
测试结果的判定主要依据是:电缆炭化的高度不应超过喷灯底边向上2.5米。只要炭化高度在2.5米以内,即判定该样品通过相应等级的成束燃烧试验。
七、 实际应用与意义
阻燃等级标识:通过GB/T 18380标准测试的电缆,通常会在其型号中标明阻燃等级,例如:ZA-YJV(阻燃A类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ZBC-VV(阻燃C类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等。
工程选型依据:该标准是建筑设计、消防验收和电力工程中选择电缆的重要依据。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铁隧道等对消防安全要求高的场合,必须选用相应阻燃等级(如A级或B级)的电缆,以有效阻止火灾沿电缆线路蔓延。
重要提示:
本标准的最新版本是 GB/T 18380.31-2022, GB/T 18380.32-2022 等(已于2023年5月1日实施),它们替代了2008版。在新项目或产品认证中,应优先参考最新的2022版标准。
此测试通常在国家级权威的检测机构(如上海电缆研究所、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等)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