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智能水表检测试验流程表
以下是家用智能水表的核心检测流程,涵盖机械性能、电气安全、功能验证与环境适应性等关键维度:
检测类别 | 试验项目 | 试验条件与流程要求 | 判定标准 |
---|---|---|---|
机械性能测试 | 密闭性与耐压测试 | 施加1.6倍最大工作水压(如2.5MPa)持续15分钟,观察表体与接口密封性(参考GB/T 778.1)[[2]][[7]] | 无渗漏、变形或裂纹,压力损失≤0.1MPa |
振动与跌落测试 | 模拟运输振动(频率5-200Hz,加速度5g,持续2小时);从1m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各面各1次[[15]][[76]] | 外壳无破裂,内部结构无松动,计量误差≤±2% | |
电气安全测试 | 绝缘耐压测试 | 输入与输出端间施加2500V AC/1分钟,漏电流≤0.25mA(依据GB 4706.1)[[7]] 15 | 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
电磁兼容测试 | 辐射干扰(30MHz-1GHz)与传导发射测试,符合EN 55032 Class B限值[[8]] 15 | 电磁辐射值≤40dBμV/m,传导干扰≤50dBμV | |
功能验证测试 | 数据通信性能 | 在RSRP≤-115dBm、SINR≤-3dB的网络条件下,测试NB-IoT信号上报成功率(间隔1分钟,持续20分钟)[[8]][[15]] | 上报成功率≥99%,数据加密符合GB/T 37025标准 |
远程阀控测试 | 模拟远程开/关阀操作100次,检测响应时间与动作可靠性(参考CJ/T 434)[[15]] | 响应时间≤10秒,阀门动作成功率≥98% | |
断电数据保护 | 断开电源后记录累计流量数据,72小时后恢复供电验证数据完整性[[15]] | 数据丢失量≤0.01m³,恢复后计量误差≤±1% | |
环境适应性测试 | 高温/低温运行 | -20℃冷启动后满载运行1小时→50℃高温连续运行8小时[[2]] 7 | 功能正常,计量误差≤±2%,外壳无变形 |
恒定湿热试验 | 40℃/93%RH环境下储存168小时,恢复常温后测试绝缘电阻[[2]] 15 | 绝缘电阻≥100MΩ,触点无氧化 | |
IP68防护等级测试 | 1米水深浸泡30分钟,模拟暴雨浸没场景;粉尘箱密闭测试6小时(参考GB/T 4208)[[15]] | 内部无进水,显示功能正常,粉尘侵入量≤0.1g | |
计量性能测试 | 流量误差校准 | 使用标准流量计比对,在Q1(最小流量)、Q2(分界流量)、Q3(常用流量)点测试误差[[1]] 7 | 低区(Q1-Q2)误差≤±3%,高区(Q2-Q3)误差≤±2% |
长期稳定性测试 | 连续运行1000小时(模拟5年使用),监测计量误差变化[[2]][[8]] | 光通维持率≥97%,误差波动≤±1% |
关键说明
检测顺序建议:机械性能→电气安全→环境适应性→功能验证→计量性能,以避免交叉干扰。
特殊场景覆盖:
水质适应性:需额外测试硬水(CaCO₃≥450mg/L)环境下的结垢对计量影响(非标测试)。
抗冻性能:-25℃冷冻16小时后解冻,要求恢复后计量误差≤±2%(参考T/ACCEM标准)[[15]]。
智能化功能扩展:
异常用水监测:模拟微小流量(如滴水0.1L/h)持续24小时,验证数据上报灵敏度[[8]]。
电池寿命验证:3.6V锂电池满载功耗测试,要求续航≥6年(年自放电率≤2%)[[15]]。